“現在暢通很多,往來車輛能多個方向通行,也給過馬路的行人增加了一份安全保障。”6月16日,在宜昌高新區生物產業園橘鄉大道和共同路路口,望著新增的紅綠燈、人行橫道和車輛掉頭路口,市民劉先生滿意地說道。
“以前,高新區生物產業園共同路口每到高峰期就擁堵,而且只能右轉上橘鄉大道,車輛掉頭要走3公里。希望能在橘鄉大道和共同路交會處開口供車輛分流。”5月初,劉先生通過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提出訴求。
記者來到生物產業園橘鄉大道上看到,該路段連接東站路和花溪路,往來客貨車輛絡繹不絕。而在市民反映的共同路就進駐了90多家企業,加上宜昌城市職業(生物)技術學校在此辦學,上下班高峰和學生放假時擁堵明顯。
高新區交警大隊生物產業園中隊隊長劉海濤介紹說,由于橘鄉大道該路段原先設有1.8公里長中央隔離帶,車輛掉頭位置也在道路兩端,不僅車輛掉頭距離遠,也形成了交通安全隱患。在共同路與橘鄉大道交叉口,大量車輛進出共同路只能繞行至花溪路交會處再返回。據生物產業園交警中隊初步調查發現,共同路兩側的企業和學校每天進出有1500多輛車,遇到高峰期,就會形成嚴重擁堵。
相關部門“吹哨報到”,宜昌高新區生物產業園建管部組織園區交警中隊、綜合執法分局、城東U谷負責人現場辦公,研究解決共同路沿線擁堵問題,對優化改進方案進行了會商。經協商決定,開通共同路與橘鄉大道接口,規范設置交通信號燈,共同路下行車輛經橘鄉大道向左、右兩個方向分流,同時方便城區方向來車經橘鄉大道左轉進入共同路。
會商后,各職能部門按照協商意見,迅速履行各自職責,僅用4天就完成了共同路和橘鄉大道交會處交通信號燈安裝,在橘鄉大道中央隔離欄分別設置掉頭和左轉開口,并設置了人行橫道。
試運行期間,交警部門每天安排幾名警察在現場指揮通行。經過一周左右的試運行,正式確定了橘鄉大道中央隔離欄左轉和掉頭的位置。
目前,共同路交通擁堵得到了很大改善。據介紹,不久,共同路將與峽州大道匝道打通連接,該區域交通壓力將得到進一步緩解。(三峽日報全媒記者卞健鑫、通訊員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