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u id="cj7ij"></u>
      <u id="cj7ij"><bdo id="cj7ij"></bdo></u>
      <video id="cj7ij"></video>
    2. <i id="cj7ij"><bdo id="cj7ij"></bdo></i>

      精準聚焦企業需求 全程服務支持成長 森林文化小鎮點“綠”成“金”

      2023-06-25 19:55 來源:三峽日報  編輯:羅丹燕  審核:肖雨琴

      時值夏至,氣溫回升,來到全國森林文化小鎮當陽市廟前鎮,在郁郁蔥蔥的萬畝濕地松基地,只見樹干上掛著一個個透明塑料袋,里面裝滿了淡黃色的松脂。

      “目前,我們村大部分農戶都和森成林化簽訂了松脂采割協議。”該鎮沙河村黨支部書記施鵬飛說。

      當陽市森成林化有限責任公司是一家專門從事松脂深加工的企業,創辦之初主要以自供原料為主,隨著市場不斷擴大,供不應求的原材料逐漸成為企業發展的最大瓶頸。

      廟前鎮政府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看在眼里,急在心上。2005年,廟前鎮搶抓機遇,經過廣泛調研,得知濕地松適應性強、松脂產量高,是滿足企業發展的最佳原料樹種,決定在林業基礎較好的沙河村一帶,建設一座萬畝濕地松基地,打造天然“綠色工廠”。

      2006年以來,該鎮在沙河、廟前、山峰等有林村大力推廣濕地松種植。為提高村民種植積極性,該鎮免費發放濕地松樹苗,組建義務種植突擊隊,無償幫村民種樹,并由政府出資,連續三年對新種樹苗進行“撫余”(清除雜草灌木)。鎮林業站全程跟蹤技術指導,協助管護,安排專人巡林護林。在鎮、村共同努力下,廟前鎮濕地松種植面積擴大至10萬畝約700萬棵。

      松林已筑,如何打破企業與農戶的溝通壁壘,讓松脂成功從“山里”到“廠里”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為了讓企業輕裝前行,廟前鎮政府探索建立“公司+村集體+林農”經營模式,以村集體為紐帶,統一對農戶進行政策宣傳、協調服務,集中簽訂松脂采割協議,既保證企業的用料需求,又促進村民增收。據統計,森成林化公司已與鎮內2000余戶林農簽訂了松脂采割長期合作協議。

      萬畝濕地松資源變成了老百姓的“綠色銀行”,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廟前村林農胡玉明等接續造林近萬畝,從綠水青山中享受到生態紅利。“每年就坐在家中等人上門來割松油,每戶最多凈賺10多萬。”沙河村一組村民王澤善有60畝山林,割松油有近4000株樹,年收益約2.8萬元。另外在松油收割季節,企業也會招收大量收割工人,當地村民僅務工這一季收入也不少。該村依靠森成林化松脂采割年增收3000多萬元,2000多戶農戶受益。

      近幾年來,為解決企業用工問題,廟前鎮成立工作專班,幫助森成林化雇傭松油采割、技術工人等,累計解決用工需求2200余人次。

      2022年底,森成林化啟動松香、松節油、松醇油擴建項目,該項目計劃總投資1.3億元,利用廠區內閑置土地38畝,擴建生產車間3棟、冷卻車間2棟,對原有車間進行改造;擴建污水處理池8個,完善污水處理設備;新上生產線4條,購置安裝機械設備;完善廠區內土地硬化。項目自2022年1月開始建設,2023年1月建成投產,可年產1萬噸松香、松節油、松醇油,年營業收入4000萬元,實現稅收100萬元,解決就業100人。

      在項目建設期間,廟前鎮第一時間建立項目服務組,由鎮紀委介入督辦推進,鎮自然資源和規劃所上門幫助其辦理永久使用林地手續。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森成林化公司現有年產10000 噸松香、3000 噸樹脂、2000 噸松節油、2000 噸松醇油的蒸汽閥生產線,連續三屆被評為“湖北省林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連續三年銷售收入突破 6000 萬,連續五年實現產銷增長,產銷量市場占有率位列全省第一,全國前列。(記者 尤蔓 通訊員 向軍 羅秋文 尚雪芹)

      熱點專題
      国产乱码精品AAAAAAAA_青青久久久国产线免观_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_亚洲日韩欧美在线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