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向全省各市、州、縣農業農村局轉發《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控制規范》,標志著五峰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被充分肯定并獲得全省推廣。
據悉,《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控制規范》于2022年10月起組織專班開展調研,起草初稿,討論修改,先后通過征求意見、公平競爭性審查、合法性審核等程序,于2023年5月24日正式印發。
該《規范》共五章二十一條,分別從農產品生產、監管及檢測三個環節,制定了農產品質量安全責任制度、農產品生產檔案制度、農業投入品管理制度、農產品質量安全自律性檢測制度、追溯制度等相關制度,建立了縣、鄉鎮、村三級監管網絡,明確了三級監管員職責、農產品生產經營主體為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以及屬地管理的相關責任,制定了食用農產品承諾達標合格證開具流程圖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日常巡查工作流程圖,規范了生產經營、監督管理行為,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服務農產品生產經營者,有效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工作提供了統一的操作規范。
2016年,五峰成功創建首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為宜昌市唯一。在創建過程中,該縣在全省率先設立鄉鎮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站,建立縣、鄉(鎮)、村三級監管網絡,縣級公共檢驗檢測中心先后取得CATL、CMA認證。
2019年,五峰國家級專業合作社——“興農蔬菜”入選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蔬菜供應商。五峰以強化武漢軍運會農產品質量安全屬地監管為契機,在全縣落實產地環境監控、投入品監管、產地準出、市場準入、收貯運監管、質量安全追溯,監測預警、應急處置、社會共治等農產品質量安全全程監管制度,全面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全過程、精細化監管有力促進了五峰“兩品一標”產品快速增長。截至2022年底,該縣綠色食品認證企業17家35個產品,認證面積51354畝,其中茶葉12家37097畝,蔬菜6家14257畝,有機食品6家577畝。建成歐盟茶基地2.9萬畝,10.04萬畝全國茶葉綠色食品原料基地內綠色食品認證企業達到12家,“五峰宜紅茶”獲準登記使用農產品地理標志公用標識,產品生產總規模15萬畝。全縣綠色食品企業年檢率100%,產品抽檢合格率100%。
在創建過程中,五峰支持茶企流轉茶園5900畝、合作社共建茶園5.66萬畝,新增有機轉換基地和低碳茶園700畝;常樂茶業獲全國首批生態低碳茶認證企業,五峰甜蜜谷家庭農場借力“首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品牌效應,線上年銷售20萬元以上;五峰綠茶、五峰宜紅茶、五峰天麻、采花毛尖、五峰蜂蜜已躋身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該縣還成功入圍全國農作物(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整建制推進縣。
眼下,五峰農業部門正組織宣講團深入全縣各鄉鎮,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法》《農產品質量安全知識問答》《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控制規范》等內容,開展宣講培訓,重點聚焦《規范》的落地和應用,指導縣、鄉(鎮)、村三級監管人員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肖華表示,該縣將以這些常態化的工作措施,持續鞏固創建成果,擴大優質農產品供給,不斷擦亮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金字招牌”,打造更多更強的優勢特色產業和區域公共品牌。(通訊員田振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