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公里,是長江賦予點軍的岸線。從平善壩到枇杷垴,母親河劃下一道優美“弧線”。13條河流、15座水庫、4個水源保護地,江河湖庫勾勒的生態輪廓,流淌著江南的底蘊、輝映著江南的璀璨。
作為城區“一半山水一半城”的山水之地,點軍區堅持以流域綜合治理為統領,統籌推動四化同步發展,為奮力打造世界級宜昌貢獻點軍力量。
守牢底線
共護一江清水
長江南岸,廢棄的工廠舊址開出“十里花海”,成為今年夏天市民爭相打卡的濱江活力空間。
6月20日下午,記者跟隨艾家鎮劉家村黨支部書記陳達年,來到長江邊的田田化工舊址。眼前,花海成片、姹紫嫣紅;欒樹成林,郁郁蔥蔥。
綠色蝶變的動力引擎,是點軍區委、區政府堅決扛牢長江大保護政治責任,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統籌推動四化同步發展。
作為全省全市重要的生態屏障和生態涵養區,點軍區堅持高位推動,堅定不移扛起流域綜合治理,建設長江大保護典范城市的政治責任,成立了由黨政主要領導牽頭的工作推進專班,完善區級重點事項閉環管理工作推進落實機制,涉及重大項目服務、基礎設施建設、生態環境治理、鄉村振興、企業幫扶等100余項重點工作被納入落實機制當中。
發改、農業農村、自然資源和規劃、生態環保、住建等單位圍繞“守牢底線,把發展建立在流域安全的底座上”的工作思路,大力推動長江岸線整治、引清入宜、水系聯通、雨污分流等重點工程,基本完成聯棚河、橋邊河、紫陽河等轄區內9條河流的綜合整治。
“目前,我們正在加速推進流域綜合治理信息系統建設,力爭為全省流域綜合治理提供信息化建設樣本。”區長黃文云說,視頻巡河、智能預警、污染溯源等一批數字項目有望年內實現全覆蓋。
強化末端治理,以支流末梢安全確保流域片區安全。全區堅持系統抓好城鄉生活用水保障、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處理、畜禽養殖污染及面源污染治理等,推動各項治理措施入戶到人。
目前,“五河一渠四庫”為骨干的江南生態水網已投入運行,農村飲水公司化改革累計受益4個鄉鎮31村(居),困擾多年的生產、生活、生態用水問題得到根本解決。建成污水管網125公里、污水處理廠3個、分散型污水處理設施25個,全區市控斷面水質達標率達97.2%。
追“新”逐“綠”
產業能級躍升
盛夏的江南,綠意盎然,活力勃發。
5月13日,30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近200億元;5月18日,7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一個個前景廣闊、附加值高、效益突出的綠色項目接連落地開工,傳遞出產業追“新”逐“綠”、延鏈攀高的強勁脈動,奏響了點軍奮力沖刺二季度實現“雙過半”的發展強音。
從屢次排名靠后到勇奪全市一季度重點項目拉練城區組第一名 ,點軍如何撕掉“落后標簽”,實現“量”“質”并進?
區委書記萬紅說,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點軍區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統籌發展,主動融入全省“三高地、兩基地”戰略布局,“無中生有”打造數字經濟練兵場,用科學的路徑在“提升產業發展能級”上抓落實、求突破。全區系統架構“芯池神網”產業主線,鏈式推進建算力設施、造算力芯片、育算力人才、抓算力運營“四大版圖”,集群發展算力算法、新型硅光、北斗應用、人工智能、高端智造“五大產業”。
目前,已建成運營百度智算中心、華中數據標注中心,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宜昌)中心一期8月建成投產,年內啟動建設中科曙光通用融合算力中心,中科睿芯高通量算力中心、北斗時空編碼中心、青葵智造基地等,努力爭創全國數字經濟發展高地。
向美而行
描繪幸福底色
一年四季,隨著鮮果游新村。
日前,點軍區四季小水果產地發布會在橋邊鎮新村村的四季小水果園舉行。“新村”牌葡萄、桃子、李子等時令水果從枝頭摘下,在游客的味蕾中綻放。
“這是甩掉貧困帽的幸福味道。”劉小平是果園的守護人,他說,宜昌動物大世界、霍比特煙花小鎮、露營基地等一批優質項目為新村發展插上騰飛翅膀。大家伙從各顧各到手牽手,一起建議事長廊、景觀石林,共同締造美好生活。
幸福長卷正在江南漸次鋪展。磨基山森林公園、卷橋河濕地、奧體公園、五隴濕地等公園連成一條主線,串聯轄區社區公園、口袋公園、街邊綠地,實現“四季有花、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生活場景。
內聯外通的綜合交通網絡加速構建:茅坪港疏港鐵路、呼南高鐵、沿江高鐵、江南翻壩油氣管道紛紛過境點軍;城西高速、G241國道點軍區橋邊互通至土城王家壩公路工程、硪石子溝橋拆除重建工程、卷橋河大橋拆除重建工程等加速推進。16個新建安置小區總建筑面積約370萬平方米,26203套住宅讓村民從“有居”邁向“優居”,過上向往的生活。
“三峽智谷、求索勝地”宜昌科教城建設日新月異:科谷技工學校,湖北航空學院,三峽大學科技學院轉設、三峽職業技術學院新校區啟航新程,宜昌科技館、市會展中心、科學家小鎮、北京大學時空大數據實驗室等重點項目火熱推進,北大、武大、北航、華科等知名院校成立技術轉化聯盟加速成長。
從愿景到實景,點軍以水為筆,統籌水安全、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水文化、水經濟、水景觀七個維度,深入推進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一座現代濱江生態新城正加速崛起。(記者 高圣男 通訊員 高峰 胡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