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第33個全國土地日湖北省主題宣傳活動舉行,首批全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區”名單在現場發布并授牌,湖北共14個縣市區入選全國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區,夷陵區成功入選,且創新案例獲全國推廣。
近年來,夷陵區以要素聚能、科技賦能和創新釋能,高效配置土地資源,合理開發礦產資源,守好用活生態資源,全力提升自然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效益,有力推動了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堅持以“畝產論英雄”,高標準規劃建設高鐵北站產業園、三峽大健康產業園,積極探索工業用地先租后讓、彈性出讓等供地方式,引導產業向園區集中、企業向園區聚集。盤活閑置土地資源,加快城鎮低效用地開發,近三年盤活閑置土地9360畝,消化批而未供土地4660畝,土地資源配置效率得到顯著提升。同時,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堅決打擊違法占耕、私采亂挖等破壞土地和礦產資源的違法行為。
該區推廣運用智能管控、光電選礦、充填采礦等集成技術,優化工藝流程,做到全層開采、分級綜合利用,磷礦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尾礦利用率分別達到79%、85%和100%。采取關閉、整合等方式,淘汰落后產能,推動礦山企業由分散向集中、粗放向集約轉型,大中型礦山占比達到65%以上。支持柳樹溝、三寧、宜化等磷礦開采企業與磷化工龍頭企業結對聯姻,推動磷礦資源向磷化工龍頭企業集中、向高端產能集聚。
立足資源條件、產業現狀、人口趨勢,深入實施“強縣工程”,該區將13個鄉鎮劃分為“四大組團”,推動各組團立足自身功能定位,內結一體、外聯周邊、整體突圍。踐行“兩山”理論,依托環百里荒鄉村振興試驗區“兩山”實踐創新基地,挖掘自身生態資源優勢,積極探索“兩山”價值轉換夷陵路徑。用足用活“兩壩一峽”世界級旅游資源,創建國家5A級景區3個,建成景區景點54處。(通訊員夷宣、記者黃善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