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從市經信局獲悉,宜昌市18家在產的船舶制造企業新接訂單140艘,其中宜昌達門船舶有限公司、宜昌鑫匯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湖北東船重工有限公司的訂單總值位居前列,全市船舶制造業跑出了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綠色智能船舶制造是宜昌深入實施“電化長江”戰略的重要抓手,是推動新能源電池產業向后端延伸的關鍵舉措。今年以來,對照宜昌綠色智能船舶產業發展五年行動方案和“電化長江”工作實施方案,全市經信系統聚焦產業、政策、服務、場景運用四個重點,掛圖作戰、狠抓落實,全力以赴搶占綠色智能船舶產業新賽道。
全市綠色智能船舶制造設計、研發、建造、應用等領域已取得重要突破,三峽綠色智能船舶研究院掛牌成立,短距電動船舶運輸示范線、電動旅游觀光船舶示范區電動船舶建設等項目有序推進,積極貫徹船舶修造資質新標準,已有9家企業通過現場評審。
枝江、宜都、秭歸、長陽“四個基地”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其中,枝江基地正在加快推進基地船企技術改造項目建設,已有6家船企完成新增車間設施改造;秭歸基地動力電池生產項目完成廠房基礎設施建設的80%,正在對產線布局進行優化。
資源集聚,產業鏈動,一批船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精準對接。截至4月,全市招商部門共拜訪企業59家,摸排有效項目信息8條。其中,深圳安易控新能源船舶電控系統產業集群生產基地項目與宜都市已簽訂投資框架協議,多家船企與我市達成合作意向,助力我市構建綠色智能船舶完整產業生態鏈。(記者肖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