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u id="cj7ij"></u>
      <u id="cj7ij"><bdo id="cj7ij"></bdo></u>
      <video id="cj7ij"></video>
    2. <i id="cj7ij"><bdo id="cj7ij"></bdo></i>

      一間熱騰騰的包子鋪,讓聾啞人找到人生價值——無聲“慢娃兒”走紅枝江城

      2023-07-04 20:36 來源:湖北日報  編輯:羅丹燕  審核:金睿

      “慢娃兒”們正在專注包包子。(視界網 張代榕 攝)

      夏夜,濱江小城枝江喧鬧起來。不少餐館的餐桌上,都有一道熱氣騰騰的當地網紅主食——慢娃兒包子。

      慢娃兒包子,出自一家名為“慢娃兒”的包子鋪。這間包子鋪約30平方米,位于枝江市前進路與勝利路交會口,它看似普通平常,走進去就會發現其特別之處:現場異常安靜,除了機器聲偶爾作響,幾位年輕人沒有言語,而是通過眼神、動作相互交流并默契配合。

      包子鋪的主人是5名“慢娃兒”,平均年齡不到25歲,聾啞人。身處“無聲世界”的他們,如何把一間包子鋪運轉起來,并成功把產品打入市場?6月底,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枝江,走進這群“慢娃兒”,探訪無聲的包子鋪。

      一次畢業生調研引發憂思——

      年紀輕輕怎能躺平?

      透過玻璃,包子鋪操作間里動靜盡入眼簾,楊興鏈等4名“慢娃兒”專注于手中的面團。20歲的楊興鏈一邊搖頭晃腦,一邊在手上捏出大小均勻的包子褶。閑下來,當記者問他喜不喜歡做包子時,他食指與中指相搭,在空中輕輕點動,這個動作表示“是”。

      “慢娃兒”們專注垂眸,面團在手中被一捏、一揉,一個個精巧的包子就成了型。

      包子鋪前廳,則是柳曉傾的工作陣地。她今年30歲,既是銷售員又是發貨員。幼年發燒致使她重度聽力殘疾,但聰慧的她已學會看口型讀唇語。顧客進門,她便笑容滿面,緊盯顧客口型判斷顧客需求。

      包子鋪是怎么開起來的?

      枝江市特殊教育學校副校長周延清,是包子鋪的幕后軍師、幫扶者之一。

      特殊教育學校主要招收聾啞、智力障礙或有自閉癥的孩子。幾年前,學校開展一次調研,對50余名畢業生生存狀態摸底,結果令人痛心:這些20多歲的年輕人,只有不到10人能夠自食其力,很多人難以融入社會,呆在家里“躺平”吃低保。

      “年紀輕輕怎能躺平?”周延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他決定為高中班殘障學生開設職教課,幫助他們練就一技之長。2019年,以中式面點為主打的職教課開始了,楊興鏈就是首批學徒之一。

      聽不見,說不出,這些學徒學得非常慢。包子皮要搟得中間厚、邊緣薄。這細微的厚度差距,他們很難準確把握。起初他們搟出來的面皮中間厚如小山,邊緣薄如白紙。周延清只能一遍遍教,讓他們用手指反復去感受厚度的差距,反復練習。足足練了兩個月,他們才搟出了像樣的包子皮。

      學徒畢業出師,最終要融入社會。周延清又幫助盤下學校旁閑置門面,讓幾名聾啞人開起了包子鋪。

      二次創業找準特色——

      各方合力幫助受挫“慢娃兒”

      一開始,包子鋪取名“特愛”,意為特殊的愛,引來周邊不少居民捧場。

      包子鋪多是早餐生意,時間短、節奏快。買什么餡兒的包子?買幾個?多少錢?……這些簡單的交流,成了孩子們最大的障礙。由于溝通慢、反應慢,包子鋪的生意日漸清淡,最慘的一天只有12元收入。

      包子鋪還能開下去嗎?“慢雖天生,慢也堅持。”枝江市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張代榕向包子鋪伸出幫扶之手。枝江市殘聯決定拿出兩萬元專項經費,支持包子鋪重整旗鼓。

      既然“慢娃兒”快不起來,那就突出特色,打造“慢”品牌:2022年6月18日,包子鋪改名為“慢娃兒”,專心致志打磨速凍生坯包子,避開做早點生意的快節奏,全天銷售。同時,品種不求多,而是求精,只有招牌醬肉包、香辣牛肉包等五六種。

      得知慢娃兒包子鋪的勵志故事,社會各界伸以援手。速凍生胚包子工藝難度大,國內酵母行業龍頭企業安琪集團為其免費提供技術支持。

      再出發的“慢娃兒”逐漸找到了感覺。今年2月,在2023年“宜荊荊恩”殘疾人創業大賽中,“慢娃兒”包子鋪斬獲三等獎。

      名氣漸長,銷量速增,店鋪經營所需的流動資金也增多。今年3月,正值包子鋪為采購原材料資金而焦頭爛額之際,農業銀行湖北三峽枝江支行開通金融助殘服務綠色通道,送來了“及時雨”,僅用三天時間發放貸款20萬元。

      走進裝修一新的店鋪,墻上醒目地標注:“我們承諾,只用牛郎山和恢家農場。”原來,“慢娃兒”所用牛肉、豬肉等原材料均選自枝江當地龍頭品牌。

      靠著真材實料和好口感,慢娃兒包子贏得了市場口碑,吸引當地不少餐飲店采購。

      一份事業改變人生——

      自食其力讓他們更有自信和擔當

      包子鋪走紅了,包子鋪的主人們也悄然發生著變化——

      楊興鏈是最年輕的“慢娃兒”,有聽力障礙和輕度智力障礙,性格較為偏執,被家里人稱為“犟牛”。這份喜愛的工作,讓他有了一些積蓄,也實現了自己的小目標。前不久,他用自己的工資買了一輛摩托車,現在他的新目標是買一輛自己喜歡的面包車。

      22歲的王籃翔技術最嫻熟,是包子鋪的“大管家”。這份職業也讓他變得愈發有擔當。今年,他的奶奶身體不適住了兩次醫院,全靠他照顧,王籃翔成了家里名副其實的頂梁柱。

      21歲的胡永洪,16歲才進入校園讀一年級,剛進包子鋪時對數字極不敏感,一個“正”字都數不清有幾筆。經過鍛煉,她的數數能力顯著提升,承擔起了記錄加工包子數量的任務。

      28歲的唐思維,此前一直在家“啃老”?,F在的她,嘴角洋溢著自己能為家人付出的驕傲與幸福。上個月拿到工資后,她給自己買了一件衣服,給弟弟買了一件玩具。接受記者采訪時,她用模糊的發音配合著手勢,想要盡力表達弟弟很喜歡她買的玩具。

      柳曉傾,從圍著孩子轉的“寶媽”變身經驗豐富的銷售員。接待顧客、上門送貨對她而言不成問題,店里好幾個大單都是她談下的。

      現在,“慢娃兒”們臉上多了微笑,多了自信,多了希望。一間包子鋪,讓他們自食其力,贏得了生活尊嚴,找到了人生價值。(記者 張陽春 劉宇 實習生 楊培鈺)

      記者手記

      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

      □ 張陽春 劉宇

      “慢娃兒”的品牌logo是一只蝸牛。有一首主題為蝸牛的歌里唱道:“小小的天有大大的夢想,總有一天我有屬于我的天。”蝸牛拖著重重的殼走得很慢,但踏實走過的路,每一步都算數。“慢娃兒”融入社會的路,就像蝸牛走得很慢,但只要不躺平,最終也會找到屬于自己的道路。

      包子鋪是“慢娃兒”們的事業舞臺,也是他們融入社會的窗口。他們在這里學習生活技能,去尋找屬于他們的人生價值。對于“慢娃兒”們來說,身處“無聲世界”,走上自立自強需要一點點適應外面的“有聲世界”。慢慢打開那扇門,他們看到人生的另一種可能。

      快時代下,各方伸援手,給“慢娃兒”們營造容錯空間,讓他們“慢慢來”,讓他們有機會“向陽而生,逐光而行”。不躺平的“慢娃兒”們,不言放棄,在30平方米的包子鋪里面實現自我價值,繪就屬于他們的精彩人生。

      熱點專題
      国产乱码精品AAAAAAAA_青青久久久国产线免观_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_亚洲日韩欧美在线综合